课题组动态
    《异构交通环境下交通流模型和风险评估方法研究》项目评审会顺利通过
    作者:李杨  发布时间:2021-06-25 

           2021年6月22日,邹亚杰老师、李杨、杨小雪和王文璇一同前往北京,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异构交通主体群体协同行为研究》项目“任务二:异构交通环境下交通流模型和风险评估方法研究”的评审会,评审地点在北京丽亭华苑酒店。

           会议第一项内容,由公路院科技处宣读了评审总体要求,此后,公路院智能中心主任及项目负责人侯德藻主任介绍了项目总体的概况、介绍了与会领导、专家及人员、确认了专家组组长。评审专家有北京工业大学陈艳艳教授、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的陈智宏研究员、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的毕玉峰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的高利教授、大连理工大学的赵胜川教授、重庆交通大学的彭金栓教授、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的戴一凡研究员。

           会议第二项则由邹老师进行了汇报,课题组所承担的任务二课题,主要在自动驾驶车辆与普通车辆异构交通流环境下的交通流基本图、自动驾驶车辆对瓶颈区交通流影响规律、混合场景下的宏观交通流模型和混合路网下异构交通的风险评估方法等四个方面开展了研究。本课题在异构交通环境下交通流模型建立和风险评估方法提出上均体现了研究成果的创新性,属于国际领先水平,并在国内外期刊、会议发表多篇文章。成果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即混合交通流模型与混合交通流环境下风险评估技术将提升交通系统的智能化管控与服务水平,切实推动我国自动驾驶上路测试进展,促进自动驾驶产业向前推进,实现直接经济效益。

           会议第三项则由专家进行评审,高利老师指出:“项目、课题、专题、任务”四个词语的使用,注意层级关系。风险评估大于85%的依据,是否要在中国典型交通场景(高速公路、快速道路、城市道路、乡村道路;路段或交叉口;直线或曲线)下的使用;突出项目中的典型场景。戴一凡老师指出:目前,AV的策略可能比HV更保守,不一定会有道路通行能力提升的效果。SUMO的仿真中有微观方面的问题,“车辆漂移”等现象,使用SUMO进行微观仿真应做出说明;赵胜川老师指出:AV和HV的界定,给出本研究的场景或边界说明,是否要考虑AV车辆的接受度?AV和HV的决策规则,值得后续进一步的研究。

           会议最后一项议程是形成评审意见。专家组听取了任务二承担单位的汇报,审阅了提交的相关材料,经质询和讨论,形成了最终的评审意见。评审会指出任务二总体完成了任务书规定的演技内容和指标,达到了结题的预期目标。

    版权所有:吴兵教授课题组

    地址:上海市曹安公路4800号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邮编:201804 访问总数:31028